民企海外并购风起云涌
产业整合风险不可小觑
浏览三起案例可以发现,三家企业均为民企,收购资产质地貌似都很优质,或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及市场地位,或为战略资源;在收购方式上,三起海外并购案例均未采用上市公司直接收购的方式,均由大股东或委托PE率先完成收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空中接力”,关联方在其中获得一定溢价。
⊙记者 郑培源 ○编辑 全泽源
四个交易日,36.38%的涨幅!卧龙电气1月9日公布拟以约24.12亿元的总价“回购”大股东实际控制的欧洲第三大机电商ATB驱动股份98.926%股权的消息后,立即受到市场追捧。近期博盈投资、天齐锂业、卧龙电气三家民营上市公司先后公布“蛇吞象”式收购优质海外资产的消息,均受到市场热捧。多位并购专家表示,我国已进入海外收购的黄金时期,跨国并购的模式在日渐成熟的同时也屡现创新。不过,曾成功并购海外资产的中联重科高管则告诉记者,跨国并购最终的成功率不到30%,“只有经过两到三年的磨合之后,才能对一笔海外并购作出评价。”如此说来,近期公布的海外并购,其成败目前尚难定论。
2012年11月以来,民营上市公司跨国收购优质资产屡见不鲜。11月5日,停牌达4个月之久的博盈投资抛出了重磅增发方案,增发募资规模15亿元曲线收购生产用于特殊用途的柴油发动机系列的Steyr Motors,公司就此由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转型为柴油发动机供应商;12月25日,天齐锂业抛出定增方案,拟募集不超过40亿元向大股东天齐集团购买其间接持有的澳洲锂矿企业泰利森19.99%或65%的股权及其他部分矿权,公司由锂产品加工业进军产业上游;而2013年1月9日,卧龙电气公布了高溢价收购大股东2011年收购并间接持有的ATB驱动股份98.926%股权,从而补充高端电机制造业务。
浏览三起案例可以发现,三家企业均为民企,收购资产质地貌似都很优质,或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及市场地位,或为战略资源;在收购方式上,三起海外并购案例均未采用上市公司直接收购的方式,均由大股东或委托PE率先完成收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空中接力”,关联方在其中获得一定溢价;在市场的反应上,收购预案公布后,三公司均出现三个以上的连续涨停,成为一时市场关注的热点。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进入20年前日本类似的海外扩张阶段,而民营企业在其中的空间很大。”曾任海通证券并购部总经理的海通创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赛美向记者表示。她指出跨国并购的目的通常可以分为买技术、拿市场、借品牌、拓展产业链四种,博盈投资和卧龙电气的案例指向技术与市场,而天齐锂业的案例主要是上游产业链的延伸。“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而中国市场相对估值较高的情况下,民营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技术、市场和品牌是建立国际性企业的必由之路,相信这样的案例会越来越多。”她同时提醒投资者需关注,数据显示仅有70%的海外并购能够达到预期,因此并不宜盲目乐观。
而中信建投并购委员会主任王冬梅对大股东及关联交易方在海外收购中“搭桥”获取超额收益的做法给予了中立的评价。“大股东或其他关联方以较低价格收购海外资产,较短时间后溢价转给上市公司,的确有借机套现的嫌疑,一些估值也值得商榷。不过以非上市公司的身份进行运作效率较高,前期风险由中间方承担,溢价可以理解成承担风险的收益。”她强调民营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决策更加市场化,在回避政策风险上也较国企有优势。
“海外并购风险很大,资本市场千万不能盲目乐观。”中联重科副总裁、海外公司总经理何文进如此对本报记者说。中联重科2008年联手弘毅投资、高盛集团和曼达林基金并购当时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4年后并购双方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盈利增长。而何文进表示,海外并购并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并购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自己的理解,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并购不到30%。”他指出,盲目追捧海外并购概念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一起海外并购作出判断至少要在2-3年之后。
本报此前统计显示,2012前11个月,逾30家民营上市公司公告了海外并购计划。这些企业的并购对象除了涉矿,还有不少是在拓展主营业务。由此可见,并购之后,未来三年的整合效果才是判断其并购成败的最终标准。目前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获得追捧,并不能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