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的化工园区,如何才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产品效率最优化、污染排放最小化、经济发展持续化?宁波化工区通过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把相关联的企业安排在相邻的地块,对接原料、利用废物,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现在已取得了显著效果。
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园区重点以炼油及乙烯为龙头,重新对园区功能进行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划分了石化源头产业、合成材料产业、高分子产品产业和精细化工产业4个产业区块。在引入项目时,园区实行选商引资,重点考虑循环链的需要,而对于非循环链的项目和污染严重的项目不予引进。在园区引进企业的布局中将相关企业尽可能布局在相邻地块,大力优化产业布局,减少物料的运输途径。
德泰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乙烯焦油等“废物”生产炭黑的企业,炭黑再送到旁边的橡胶厂作原料,橡胶厂利用炭黑生产橡胶制品。在宁波化工区,像这样“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比比皆是:用镇海炼化出来的“废料”――液体硫磺,作为“巍华化工”生产硫酸的原料,硫酸又是“新福钛白粉公司”生产钛白粉的原料,“新福钛白粉公司”的废硫酸又给磷肥厂生产磷肥,用于农业生产。同时,“巍华化工”在生产硫磺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可并入园区管网,供其他企业使用,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达500多万元。
这些只是宁波化工区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一个缩影。如此环环相扣的产业布局是怎么做到的?当然,这一切取决于规划先导。
早在建立之初,宁波化工区就在思考“如何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同时发展经济”这道难题。管委会领导层在实践中得出总结,园区要发展,只有按照镇海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园区周边镇海炼化、镇海液体化工码头等大工程、大设施的作用,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2002年开始,宁波化工区先后完成了宁波化工区总体规划、宁波化工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宁波化工区区域风险评价、宁波化工区产业规划、宁波化工区物流规划、宁波化工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重大规划课题的研究和编制,全部通过了专家评审,并获得了主管部门的批准。2005年5月,由宁波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宁波化工区如何开展循环经济进行研讨。同年9月正式委托浙江大学编制宁波化工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12月完成了方案的初稿。2006年3月由宁波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对宁波化工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再次进行研讨。同年5月,方案通过了由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如今,按照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宁波化工区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纵、横向两条链不断延伸推进。其中,纵向链以大型石化龙头为主线,按“油头化尾”的原则,以上一个企业的产品作为下一个企业的原料,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充分依托大乙烯工程的衍生产品生产芳烃、乙烯胺、石油树脂等项目,而这些产品又可以成为园区内其他企业的主要原料。横向链则以大企业的“三废”为原料,生产市场所需的各类产品,实现资源再利用。2005年9月宁波化工区成为宁波市循环经济试点园区,11月又被省发展改革委列为浙江省生态园区试点园区。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使宁波化工区逐步形成了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发展格局。据统计,2007年,宁波化工区区域内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90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0%以上,而单位GDP能耗却下降了4%。对产业链中的15家化工企业的统计表明,他们在每年总计增加1.2亿元效益的同时,削减有机废气排放1.5亿立方米,减少废渣排放2.4万吨,减少废水排放1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