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
  • 求购
  • 公司
  • 商学院
  • 资讯
客户电话:138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印刷包装 » 正文

新消费群体推动未来商品巨大需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05  作者:中国产品网  浏览次数:236
核心提示:  新消费群体四大消费特点,使其成为中国超级消费群体   新消费群体所以成为中国超级消费群体,迸发前所未有的消费力量,主要

  新消费群体四大消费特点,使其成为中国超级消费群体

  新消费群体所以成为中国超级消费群体,迸发前所未有的消费力量,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消费能量巨大。不同于50后、60后,也不同于70后,中国80后、90后新消费人群的消费能量巨大,数倍,甚至十数倍于前人。也就是说,一个80后、90后的年轻人,其实际商品(包括服务,下同)消费量,可以顶得上数个、十数个50后、60后父辈,至于三、四十年代的祖父母辈,更是望尘莫及。

  举例来说,新消费人群平均拥有鞋、帽、服装、手袋等,进行旅游、美容、娱乐等其他消费服务数量,就数倍于前辈。不仅如此,80后、90后新消费人口,参加工作后所要追求购买商品,有些是大宗商品消耗强度很大的商品。如汽车、住房等,这是其父辈、祖父辈们当初难以想像的。

  “新消费人群”消费能量巨大,还表现为与上辈人差异很大的消费理念,追求时尚、品牌与品质,更新换代很快,并不局限于商品使用价值的耗尽。譬如手机、服装等电子产品、轻纺产品。支撑“新人口”巨大消费的货币购买力,不仅来自于自身更高收入,来自于“月光”消费特点与按揭,还来自于父辈、祖父辈几代人的储蓄积累,呈现“众星捧一月”的消费态势。

  因此,随着80后、90后及其子女成为中国消费主力,中国几乎所有商品,都将呈现持续性旺盛增长局面。对此巨大消费能量及其深厚的发展潜力,绝不可以低估。

  二是向往城市与大都市生活。进入城市(包括县乡城镇,下同),尤其是进入大都市,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与更高收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中国80后、90后新消费人群的重要特点,其“城市欲望”与“大都市欲望”更为强烈,而且强烈得多。

  新消费人群的城市聚集,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是由农进城,即大量农村年轻人口迁入城市,甚至占据了一些地区农村年轻人口的50%以上。与其前辈季节性进城打工,主要获取工资收入,并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不同,新消费人口多是举家迁入城市,从工作岗位、日常生活、子女教育、退休养老等多方面与农村进行全方位“切割”,逐步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口。

  与此同时,许多中小城市80后、90后城镇人口,也以多种形式,开始了向大都市迁徙。他们寻求工作,租房或者买房,结婚生子,逐步与所进入的更大都市融为一体。正是这种差异明显的“新消费人群”进城方式与梯次进城方式,奠定了中国城镇化与大都市化的人口坚实基础。

  三是劳保与环保要求更高。一般而言,80后、90后新消费人口的环保要求较高,无论是对于自身工作条件,还是对于周边生活环境,从空气、水源、食品、噪音等,都具有很强的健康意识与安全诉求,这也是其前辈人所不能比拟的。80后、90后新消费人群的文化水平较高,法律意识更强,视角更广,借助于互联网与其他媒体,往往能够对于企业与地方政府忽视劳保与环保作为,形成巨大社会压力,并转化成为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的强劲动力。

  四是注重医疗教育。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思想意识的变化,80后、90后新消费人群对于自身及其子女的医疗与教育投入也急剧增加。譬如自费体检、场馆锻炼、高价择校、培养特长等,主要发生在新消费人口及其子女这个群体,并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新消费人群的消费催生未来中国旺盛大宗商品需求

  正是新消费人群的上述消费特征,决定了未来中国经济产业的多方面的巨大发展,进而催生非常旺盛的大宗商品需求,包括矿石、金属、能源、粮食等等。

  一是极为旺盛的环境保护需求。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推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有许多数据已经显示了这一点。严重的环境污染,自然产生了治理污染的巨大需求。以中国13亿人口计算,如果今后10年内在环境保方面人均投入3万元(人民币),就是近40万亿元。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划,到2020年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低40%到45%,仅此一项,就需要数万亿的投资。

  80后、90后新消费人口的崛起,势必加快环保发展速度,进行大规模环保基本建设,比如兴建众多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空气处理设备、粉尘和噪音降低设备等,由此催生未来数万、数十万亿的环保投资,催生一个强大的环保产业,包括环保装备制造、安装、基本建设等多个方面,成为全球最大的环保市场,进而产生旺盛的各类大宗商品需求。

  二是极为旺盛的城镇化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但与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率相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还有数亿人口要向城市转移。可以预计,随着80后、90后新消费人口的崛起,随着数亿、甚至近10亿人口,在就业、定居、医疗教育等多方面、全方位、梯次性向各类城市迁徙,势必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造就一大批数百万、千万人口新的大都市涌现,并推动原有一、二线城市的规模扩张。

  譬如未来中国内陆将会出现十数个3000万――5000万常住人口“超级城市”,由此汇集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如此前所未有的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化浪潮,势必持续性推动极为旺盛的城市住房需求、极为旺盛的教育医疗需求、极为旺盛的城乡基础设施需求等,所要产生的大宗商品需求无疑也是十分巨大的。

  三是极为旺盛的终端消费商品与服务需求。一段时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是贸易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由此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材料消费国家。由于中国“新消费人群”极强的消费欲望、崭新的消费理念,以及几代人积蓄的储蓄存款,这就使得“新消费人群”消费具有“井喷”特点,从家电、电脑、手机、奢侈品,一直到汽车、旅游等,相继成为全球头号消费国家。

  可以预言,随着“新消费人群”及其子女成为中国消费主导力量,中国势必会在终端消费商品与服务方面,逐步超越美国,成长为全球最大市场。而全球最大终端消费品与服务市场,同样需要大量大宗商品支撑。

  四是极为旺盛的交通建设需求通讯需求。上述几个方面的旺盛需求,尤其是加快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一定派生出同样旺盛的物流、客流需求与信息流需求,势必要求进行大规模的交通建设与通讯建设。随着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哈大高铁等高速铁路的相继建成通车,目前中国已建成投入运营的高铁总里程超过7500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尽管如此,中国高速铁路也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到2020年,中国将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

  此外,以新消费人群为消费主导,今后中国还要产生其他方面的旺盛需求,譬如旺盛的电力能源建设需求、旺盛的中、西部地区发展需求以及旺盛的国防建设需求等。

  正是以“新消费人群”为代表的超级消费群体崛起,及其对于重大产业的促进,逐步形成了中国大宗商品消费的超级动力,开辟了中国大宗商品需求巨大增长空间。

  初步预测,中国未来10 年间,金属、能源、矿石、粮食、橡胶等重要大宗商品消费数量(含直接与间接出口,下同),要比目前水平增长3成以上。其中粗钢需求量会相继跃上8亿吨、9亿吨、甚至10亿吨台阶,并且将8亿吨以上的高消费量平台,维持较长一段时期。受其影响,中国优质铁矿石的进口量,将会达到或超过10亿吨。

  中国新消费人群的巨大商品消费,势必催生中国巨大投资空间与生产空间,由此推动中国又一个30年的快速增长。

  巨大商品需求,要求深思熟虑原料资源战略

  虽然今后中国GDP增速有可能逐步回落至6%―8%,甚至更低一些,但由于已有基数的逐步扩大,中国大宗商品需求量及其年度新增加量仍然会有很大规模。

  因为旺盛需求的继续存在,生产、物流与环保成本持续提高,也因为世界各国长期性超量发行货币,因此全球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其价格的震荡向上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任何短期向下调整,甚至是较大幅度回调,都是暂时的,不会从根本上扭转这个趋势。“超级资源商品牛市”远没有结束。

  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观察形势,从中国新消费人群消费特征考虑问题,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短板”,并非需求不足,而是资源供应。有关数据表明,在中国工业化所需要的45种主要能源与矿产资源中(煤炭除外),中国人均资源量都排在世界80位之后。

  还有迹象显示,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农产品增长落后于城市化速度的情况,由此导致近年来大豆、棉花、谷物进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导致了原油、矿石进口量的持续增加,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必须要在这个最大前提之下,深思远虑中国大宗商品资源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防患未然。

  1.千方百计获取资源。在需求持续增长,资源不可复制,世界各国政府印刷钞票几乎疯狂的情况下,今后的时代,还是一个资源为王的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与进口国,作为一个人均资源较少的国家,资源供应安全,面临极大的挑战。因为欧美债务危机引发的部分资源产品需求低迷,价格大幅跌落只是暂时的。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开展资源并购,千方百计获取资源权益,并且要多方面提高物流保障度。虽然我们遭遇了一些挫折,也要坚持不懈。

  2.进一步提高资源储备。获取资源,除了并购投资权益产能外,还要提高现货资源储备,包括国家战略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两个方面,比如大规模的石油储备、食品储备、矿石储备、有色金属储备、稀土储备等。这也是转换中国外汇储备形式,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实现“适度实物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国家要有专门机构指导、协调、部署这方面的工作。要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大宗商品商业储备,国家在贷款、税收、土地方面予以政策优惠。此外,还要搞好一些大宗商品的国内产能储备。

  3.努力降低单位消耗。从战略上消除中国大宗商品资源“瓶颈”约束,应当开源与节流并举。要加快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技术进步,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循环使用,努力降低单位消耗,减轻经济增长对于资源消耗的过度依赖。

  4.加快新技术、新能源、新产品的开发使用。降低经济与单位原材料依赖和消耗,需要加快新技术、新能源、新产品的开发使用。比如清洁煤炭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风电太阳能技术等。尤其是要加大物资回收利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努力开发“城市矿藏”,变污染环境废物为有用资源。

  5.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资源产品价格。大宗商品及其下游产品的价格形成,要符合市场化原则。一是稀缺者贵,通过较高价格抑制资源浪费,并使得回收利用、新技术产品有利可图。二是尊重成本与价值规律。不能仅仅为了物价稳定,堵塞合理成本转移通道。否则,资源及下游产品,如自来水、煤电、成品油价格过于低廉,甚至低于成本,不仅会导致使用者大手大脚,刺激不合理消费,还会挫伤生产者积极性,导致人为供应紧张,引发更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6.加快资源商品市场发育程度。

  这是新形势下增强中国价格影响力,获取话语权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最大的需求量,为世界最大商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建立,为权威价格指数的形成提供了天然优势。在这方面,金融机构要有远见,紧密配合,国家给予优惠政策支持,生产企业和贸易商们也要积极参与。

  (作者单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使用帮助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请谨防网络诈骗,在交易前核实商家真实性,www.budaichuchen.cn不承担任何责任-中国除尘设备网